记汶川震区获救男孩彭吉贤(一)
发布时间: 2015-08-15 23:09   682 次浏览
 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,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记忆的时刻!那一刻,在中国四川的汶川,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.0级地震!

    汶川县龙溪乡大门寨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,我们下文中的主人公彭吉贤就来自这里。

 

 

    5月26日17时58分,282名汶川地震伤病员乘坐的火车专列到达杭州火车站,这是浙江省接收的第一批伤员。

    18:35,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1名伤员抵达医院,我科室接待的是一名两岁半的小男孩,是这批抵达浙江伤员中年龄最小的,他叫彭吉贤,陪同他一起转移来杭州的是68岁的奶奶陈家珍,他们来自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大门寨,羌族人。

    彭吉贤因为头面部挫伤,整个脑袋被裹在纱布里,只露出了一张脸。据介绍,彭吉贤右耳大面积裂伤,右大腿有5厘米长1厘米深的挫裂伤,而且伤口感染化脓。如果不及时救治,右耳、右大腿可能会坏死。当天晚上7点多,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小家伙进行了清创手术。

2岁幼儿被埋53个小时后获救

    据孩子的奶奶说,地震发生时彭吉贤和他5岁的哥哥以及爷爷3人一同被埋在了废墟下。53个小时以后,当解放军把他们挖出来时,只有彭吉贤还活着。老人说起这些时,显得很平静,或许是对孙子重生的喜悦吧。

    奶奶说,后来他们从灾区坐飞机送到成都的医院进行救治。再后来,他们坐着这列“运送灾区受伤亲人”的火车来到了杭州。

    彭吉贤眉毛很粗,大眼睛,用虎头虎脑形容他很是贴切。可能是心理受到惊吓的缘故,他躺在病床上一言不发,很乖很乖。

“爱心病房”展现浙江人民的爱心

    省人民医院1号楼9层,张贴着专门“爱心病房”字样的横幅,这是为灾区伤员特别准备的病房。走廊里悬挂着一束束代表浙江人民祝福的千纸鹤,每个病床上方也有一张“爱心救治”的彩页。彭吉贤就躺在这个楼层的52床上,床上还有一些玩具和一篮子的纸鹤,这些都是他来到杭州后收到的慰问礼物。孩子的奶奶就坐在床边,一直陪伴着幸存的孙儿。

    27日上午,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,就有两家媒体来采访慰问,还有好几个志愿者一直守护在病房外。浙江人民对灾区伤员的关切之情可见一斑。

    我中心吴溯帆主任照看彭吉贤时遇到了采访记者,在面对采访时说道,彭吉贤昨晚进行的清创手术很顺利,目前头部还有感染,右大腿皮肤部分坏死,接下来只要做好抗感染工作,病情就会慢慢好转,乐观的估计一个月就可以康复了。